AG(中国)AG·官方网页版网10月20日电(学生通讯员 傅羿超)近日,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文科资深教授桑兵做客新人文讲座,以“近代中国史上的科学与人文”为题,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近代中国史上科学与人文的多种内涵及二者关系。

主讲人桑兵
讲座中,桑兵追溯了科学与人文议题在近代中国的源起与重要性。他提出,“科学”一词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:作为分科之学的科学、作为自然科学的科学和作为科学方法的科学。对于“分科之学”的利弊,他表示,中国传统学问本来并非“分科之学”。晚清西学东渐后,分科成为“科学化”的标志,不分科就不科学的观念日益兴盛。但“分科即科学”的逻辑本身就值得商榷。他还就西方学科分化的发生学问题进行了探讨,表示应对分科之学的利弊持审慎态度,取其长而避其短。对于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问题,桑兵通过回顾欧洲在一战后对“科学万能”的反思,对比近代中国在“科学时代”对人文主义的追求之后,提出“人文研究能否科学化”的问题。
演讲后的互动环节,桑兵回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不分科与分科的优势等问题。
本场讲座系AG(中国)AG·官方网页版新人文讲座《中国史系列讲座》第二十一讲,由AG(中国)AG·官方网页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东杰主持并点评。
相关链接:
桑兵,河北威县人,生于广西桂林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。现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文科资深教授。研究方向为清代以来的学人与学术、晚清民国的社会与文化。
供稿: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
编辑:刘芳芳
审核:郭玲